项目位于伦敦班克赛德(Bankside)中心,靠近泰晤士河,正对着泰特现代艺术馆西门和扩建区。NEO Bankside 河畔公寓有217个住宅单元分布四栋楼宇,层高从12至24层不等。四栋六角形低层住宅以特殊方式排布,每户皆享有宽敞的空间、惊艳美景、日照极大化。钢构和玻璃亭楼的则以周边环境为灵感。
首层宽敞的公共空间因为店铺更加热闹。景观树丛框出两条穿越地块的公共步道,将从泰特现代艺术馆外河岸花园的现有景观一路延伸达南沃克街,在楼宇周遭地面催生绿意盎然的环境。
整体设计隐约有当地19和20世纪工业历史建筑的影子,以当代语言重新诠释建筑独有的色彩和建材。冬季花园的氧化铁红色呼应泰特现代艺术馆和附近黑衣修士桥的花园,而原木外墙板和窗百叶则赋予建筑家的温暖。
亭楼独特的外支撑系统,免除内结构墙的必要性,创造高度灵活的室内空间。支撑系统设在幕墙外侧,自成独特、可读的系统,使外墙更丰富、更有深度,发挥调节比例的功能,统合幕墙的微尺度和建筑的大尺度。有趣的是,造型夸张的支撑和节点反而成为一大卖点,许多买主都要求要窗外有结构节点的户型。
每栋楼的南、北两端各设有单层玻璃封闭式阳台作为冬季花园,使用轻承板承重,悬挂在主体结构上,配备大片推拉隔屏,既是封闭式露台,也是室内生活空间的延伸。花园创造「船头」造型,表现手法是外露钢板利用杆件和吊件悬挂在主楼板上。玻璃电梯塔让住户饱览伦敦和泰晤士河美景,更在每栋楼东侧增加竖向的动态语汇。
班克赛德是南沃克最古老的区域之一,曾是16、17世纪的主要娱乐重镇,近来则在泰特现代艺术馆,环球剧场和千禧桥等开发的带动下,大幅改头换面、再生。
地块位于南沃克、索默(Summer)和荷兰(Hollannd)街之间一个复杂的不规则空间,属于过渡区,从泰特现代艺术馆和班克赛德1/2/3办公开发的大体量和楼高,过度到一系列紧邻的二层济贫院保护建筑,面临特殊的城市限制条件。
任务书要求设计一座标志性现代建筑,为活泼的综合开发注入高质量住宅元素,同时和周遭环境建立良好关系,尤其是最近的街坊、泰特现代艺术馆及预定扩建区。地块的特点是城市纹理不一致、街边不明确。设计提案正是大幅改善南沃克区、泰晤士河及泰特现代艺术馆三者关系的契机。
RSHP的设计回应串连周遭多元尺度的建筑,以因应城市纹理同时突显街道边缘,更加明确区分地块和周边街道。
面向南沃克街(Southwark Street)的建筑排布,为地方带来创造新「地标」的机会,「示意」通往泰特现代艺术馆的主要路径,以及南北向贯穿地块的机会。把建筑体量挪开,远离南沃克街和济贫院,有助于调节不同尺度的大小,五栋建筑呼应周边街坊楼高,步步高升。项目纹理促进地块渗透性和公共连接性,再加上商业更是热闹。最终公共区将延伸泰特现代艺术馆区内的景观主题,形成更协调的实体环境。设计提案也是班克赛德区1/2/3首层活动的延伸、相互辉映,为济贫院提供软植背景。
项目提供217住宅单元,分布五栋建筑内,层高从6至24层不等。
住宅单元从小户型到顶层复式四房都有,其中有32单元是共享权益房,同时在另一个地块上提供大量平价住宅给伦敦南沃克区。设计所含总住宅面积28,600平方米。
商业单元设在首层,总面积1,044平方米。总接待处位于整体设计的焦点位置—最高栋楼首层。地块下有单层地下室提供额外的储藏空间。
六角形平面和正交结构网格赋予室内布局弹性。任务书要求提供小户型,以及一到四房等各种户型。顶层则是更大的复式单元,设计成独立的亭楼结构,利用斜屋面创造跃层起居空间。每幢建筑南北两端有「船头」造型的冬季花园,突显建筑和荷兰街、索默街的空间关系。
套用「被服务和服务」的空间理论,极大限度创造空间灵活度。利用外斜撑保持楼板刚性,对抗侧风变位,如此一来室内就免去剪力墙与核心筒的必要,提高平面布局和设备配置的灵活度。
利用幕墙系统调控公寓对内、对外的景观;原木百叶隔屏则确保隐私,避免直视地块内外的相邻建筑,同时提供遮阳,降低热辐射效应。
设计努力实现当代建筑语汇,利用创意回应并调和当地建筑环境的线条和色彩。附近建筑尺度和多样风格形成当地特色。于是NEO Bankside的建材延续了这种多样性,从南沃克街和泰特现代艺术馆的维多利亚砖红暖色,到班克赛德123的钢构和玻璃精工。建材也反映出当地新旧用途的演变,从主要工业活动到文化、办公、住宅、商业等。
NEO Bankside河畔公寓的外墙有独特的建筑表现和深度;外斜撑突出外墙,增加视觉深度,而玻璃幕墙夹层和后面使用实木百叶元素,更加柔美化建筑外观。双层玻璃幕墙之间有原木百叶,使用实心隔热背板,延续温暖的色调。立面内侧透明百叶和实面板对应公寓室内布局。楼的造型和结构形成幕墙系统的控制框架,共同构成外墙抢眼的视觉形象。
NEO Bankside五栋楼的施工时程非常紧凑。项目分三期完工:最靠近泰晤士河的A座和B座先开工,然后是C座和D座,最后是南沃克街E座。景观工程则是同步施作,不分期。
混凝土框架原位灌注提供楼宇的主要支撑。外围斜撑则提供抗风侧向稳定性,降低剪力墙的必要性,增加室内平面和设备布局的灵活度。斜撑每三层一钉接节点,先把主体结构上的风荷载侧向力传导到幕墙,再导入支撑系统。
双层玻璃幕墙单元,内层玻璃改用欧洲橡木实心板取代。单元式系统异地预制,每个截面都是从室内向外安装后挂在上方楼板。由于不需要脚手架,因此也更为提升安装速度和安全。
而且不同的阶段同步施工,约每周完成一层结构和幕墙。有时建筑结构直接在楼顶浇铸,相隔四层以下同时进行幕墙安装,更低的楼层还同步进行室内装修。
「冬季花园」的外围钢构是异地预制,在铸制上方楼板时以临时杆件同步撑起。钢构被钉在主体结构上,形成热阻断。由于冬季花园吊挂在上方节点,挂件相较于永久支撑可以做得更轻、更细。待结构板浇铸完成,挂件也连接斜撑架后,由上往下移除临时支撑,渐渐增加吊挂节点的负荷。
钢构电梯核不与主要混凝土楼板相连,而是在大堂结构层连接各层楼板。钢结构在异地预制后运到基地装配,再以塔吊原地安装玻璃。这一区被想象成「批上」的空间,所以仅用单层玻璃,增加电梯核透明度,强调结构和景观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