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建这座西班牙最大航站楼,是为让巴拉哈斯国际机场和欧洲主要枢纽机场竞争。主体建筑包含一系列平行空间,以长型楼宇隔开,允许日照深入室内。同样的造型也用在卫星厅,由两栋长型楼宇组成,其中一幢是边境检查,另一幢设置自动通关。
上方的长型竹屋顶结构藉由一系列天窗连接,把各层楼灵活度极大化,建筑也得以分期扩建。新航站楼连通地铁站、动车站、现有航站楼陆侧转乘,以及航站楼和微星厅之间的转乘。
往返停车区的人行流线集中设在停车结构体的正面,面对航站楼形成生动的立面。到达大厅里各种陆路交通路径清楚、独立配置,无论公共或私人交通路线都很明确。到达和出发的前庭以及火车和地铁站皆使用标准模块屋顶覆盖,包涵从下车到登机口的动作一气呵成。
建筑也整合环境措施,以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包括分层冷却系统、空桥置换通风系统送风、低层全旅客区送风、外墙大面积遮阳、屋顶天窗、分区照明、雨水回收灌溉系统。
深化先前于伦敦希斯洛机场5号航站楼的想法,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航站楼是可读性之范,其直率的长平面设计,让出发和到达旅客皆享有清楚的渐进式空间。
使用空间分布六层:地上三层是报到、安检、行李提取;地下三层是维护、行李分拣、航站楼之间换乘;底层则是坚实的混凝土,与上方轻盈剔透的旅客区形成强烈对比。
多颗中央「树」撑起建筑的波浪屋顶,利用天窗替航站楼上层(出发层)提供精心控制的自然光,再加上出挑屋檐给外墙遮阳。考量建筑断面有楼层之分,得用特殊策略才能把自然光引入低层空间,利用一系列阳光普照的「峡谷」,区隔机场各流程的片状平行空间,从到达、报到、安检、边检、出发候机室,直到最后上飞机。
峡谷由许多壮观的通高空间组成,中间横跨入出境空桥,虽然这两群旅客被隔开,但仍可享受令人叹为观止的辽阔感。其大尺度让场所重要公共空间的地位名副其实。峡谷也同时发挥定位功能,强调设计的基本要素-方向感和可读性。
尽管马德里机场夏季天气极端,设计团队仍尽可能使用被动环境系统,也尽量使建筑通透性和看飞机和远方山峦的视野极大化。建筑享受南北向的好处,主要立面皆面东向西,这是保护建筑免于热辐射的最优布局。设计团队着手将各旅客区的自然光最大化,降低人工照明的需求,同时提供对外视野,并使用长屋檐和外遮阳降低热辐射。旅客空桥则使用低耗电置换通风系统,其余空间则使用较传统的高速系统。
使用简单的材料组合,以套装式的手法深化,强化建筑设计直率简约的风格,以及超快速施工期程,极大限度保留灵活性。
建筑可被视为连续挤压,具有无限延伸的潜力,不只是某种定制排布。基于建筑的规模必须使用装配为主的建造方式。选用灵活、宽松的系统—在18乘9米的结构网格上使用大尺度模块反复施作—这是容纳报到柜台、安检、商业单元、卫生间、行李提取等航站楼内部多种功能的最佳方式。
屋顶是这个宽松系统中最为明确的建筑元素,非常显眼地飘在建筑上方,下方的外圈杆件只需把屋顶撑起,不需要支撑,主外墙因此无需承重,刻意把外墙所受的冲击最小化。室内高保温屋顶以中式胶合竹条包覆,重复性条饰突显屋顶高低起伏的一体成型感。外墙由一系列张力桁架支撑,再以屋顶和楼板结构固定。水平铝百叶横跨桁架之间,高性能玻璃锁固桁架上。避免使用沉重的竖向支撑件,最后在航站楼主轴下方形成绵延美丽的横向线条。航站楼全面使用天然石材地坪,强化空间的整体性。
巴拉哈斯机场航站楼分三期施工:首先某些位置地下室降挖20米,其次地上三层楼混凝土框架,最后是钢构屋顶。
混凝土原地浇制,特别重视外露的混凝土,如峡谷边条使用钢构模板。为限制建筑高度,后拉力混凝土梁限制梁深仅90厘米。梁身浇制成72米长,中间使用横向混凝土板连接,形成18乘9米网格。
混凝土框架上方,利用顶层混凝土树干为固定基准替屋顶钢构定线。屋顶结构系统从树干向外伸,再以四根倾斜的树枝撑起一对「双S型」模块。这样每对圆管加上屋顶钢构,就能提供屋顶结构双向稳定性。
接着再让屋顶超出建筑边缘幕墙线,突显焦点在雨遮而不是外墙。为了进一步降低外墙的视觉冲击,强调旅客和室外空侧活动的连接,遮阳不从幕墙线开始,而是挂在屋顶挑檐上,再以各模块端部高雅的Y字型杆件撑起挑檐。
外墙结构为中心9米的缆锁「腌鱼」桁架。一对缆索从地面同一点展开,一个弧线向内,一个弧线向外,藉由支撑水平玻璃竖框的压杆固定弧形。缆索接近屋顶时重新合体,由V型支架固定,形成鱼的轮廓,因此称为腌鱼桁架。吊装过程在屋顶和航站楼地板之间使用顶升系统,该系统松开时可确保缆索桁架获得充分的永久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