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布恩社区学校的设计取代原本哈克尼当斯学校,容纳一千名年纪11至16岁的学童,特别重视信息及通信技术教学,并提供学习设施供当地居民使用。
这是一所迎接新世纪的新学校,位在英国最贫穷的自治市。学校理所当然成为强大的城市再生引擎—建筑设计表现出其重要意义并代表了可及性、开放性、社会包容性等关键主题。
学院位于封闭式三角地块,两侧有繁忙的动车轨道,饱受高度噪音干扰—但在第三边(北边)则远眺哈克尼唐斯(Hackney Down)公园,这是当地唯一的绿地,弥足珍贵。因此8,312平米的三层楼建筑(英国最大木骨架建筑之一)发想成展开的「V」平面,后方是动车轨道,面向北方的绿地。
教室远眺新的景观广场,从广场可一路看见远方的哈克尼唐斯公园。建筑内的「排屋」设置各年级教学区和普通教室,从大片遮蔽的「回廊」进入,穿越一个过度区作为内部流线。每幢「房」都有首层公共区和员工专用区(校内无特定职员休息室),有顶灯的信息技术资源空间和两层较为传统的教室,远眺哈克尼唐斯公园。教室外草坪使得回廊全程视线无阻,以利自我监管,为学童打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这些「房屋」深受学生和教职员喜爱。
莫斯布恩社区学校促进社区学习—全面开放社区居民使用—为中学学生提供非常好的设施。建筑特别将受欢迎的民众设施分布校园各处,而不止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
这种做法刻意以学习的创意和休闲面蚀化校园边界,意图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学校活动,进而树立终生学习模式。
学校位于三角形地块上,原本是废弃的哈克尼唐斯学校所在地。地块两侧是轨道,因此饱受极大程度的噪音和振动。地块的第三面远眺哈克尼唐斯公园,这是当地硕果仅存的绿地之一。
为了因应棕地的周边条件限制,设计发想出一个开阔的「V」字,背对着轨道交通。「V」字造型在东西边界形成一道保护层,阻隔来自轨道源源不绝的噪音、振动、安全隐忧,保护校园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教学和工作空间集中在建筑内面,「V」字建筑围塑着新的庭院,为新校园打造一个焦点和身份象征,同时创造一个延续的空间感,穿越唐斯公园路 (Downs Parks Road)直通后方的公园。
图的浅显易懂说明设计就地块条件限制提出立即可读的解决方法。
开阔的「V」平面,搭配盔甲般的墙壁,保护建筑不受轨道噪音的侵扰,对比着轻量原木和玻璃教室,从庭院上方远眺哈克尼唐斯公园。
莫斯布恩社区学校宽阔的「V」平面,搭配盔甲般的墙壁,隔绝轨道噪音,再对比轻量原木构架和玻璃教室,从庭院上方远眺哈克尼唐斯公园。
教学空间和各年级教室皆设在建筑内相邻区域,以「排屋」的概念模型为基础。这些空间皆可从大面积遮蔽的回廊或首层「街道」进入。每一个教学部门都有首层公共空间、教职员专用区、信息科技资源,上方还有另外两层较传统的教室。
保护墙内就是虚空间,把阳光引入教室内,强化空气对流。礼堂、表演中心、运动厅和食堂等使用频率较低的区域,皆以一定间距设在墙内的虚空间之间,进一步强化外墙对教学空间的阻隔功能。
学校的设计是为促进不同的使用方式,迎合学童和当地成年居民的需求。因此设计的关键是适应力,提升学校定制化,以符合未来需求。创造少量专门的定制空间,确保普通教学空间可配合各种使用需求改动。建筑外壳回部地块和气候等固定外部条件。内部则利用设计将空间灵活度极大化。举例,假设垂直于外墙的隔间墙使用时间较短,因此可以快速、简易的方式重组而不会打扰学校活动。
木骨架是建筑最主要的可持续构件—比钢或混凝土更具可持续、可再生性。被动环境系统包括外墙内一系列顶窗,让自然光流入教学空间。外墙包括可开启式通风,白天是单边天然通风系统,晚上则是双边系统利用虚空间替建筑降温。而竖向交通上方的几座塔另负责将废热气排出室外。
校园中央的室外空间除了满足游憩需求,也消化进出人流、停车、保安,并为学童、职员、访客提供地方感和安全感。操场的硬铺面有两座网球和篮球场皆位于唐斯公园路上,开放给当地居民和学生使用。
莫斯布恩社区学校是全英国最大木骨架建筑之一。主建筑是胶合木骨架,使用1000立方米可再生欧洲白木构成成对的柱梁。
原木在荷兰取材、胶合、机械裁切后运到工地栓固、吊装。各接合点皆以钢板和螺栓锁固。室内的螺栓内嵌,避免孩童被勾伤,室外的螺栓外露,以避免潜在弱点部位进水。
主体结构由两排平行的「H型」骨架构成,以次梁跨开。主结构框住一整排教室,次梁突出结构外,承载一系列户外走道。使用原木就可将一系列结构构件从室内延伸至室外,无需保暖隔热层。
室内使用未经加工的原木,室外也仅用最少量保护措施。为避免维护成本太高,主体结构的细部特别设计成防水。所有户外的梁和柱都加上绿柄桑硬木顶盖,除了保护梁不受积水破坏,还包含滴漏细部,尽量减少积水延着接表面流下。